
图为:关员在南伞口岸对边民互市申报出口货物进行查验 杨昉/摄
盛夏的南伞口岸龙潭坝监管区,数十辆悬挂中缅车牌的货车在智能卡口快速通行,海关关员手持智能终端对满载茶叶和矿产的集装箱进行非侵入式扫描。这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边陲口岸,正以82%的货运量增速刷新历史记录。截至7月末,该口岸实现进出口货值4.52亿元,同比激增178%,增速位列云南省陆路口岸前列。
在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两场合一"监管作业区内,诚盛外贸公司的报关员李娜通过"智慧物流2.0"系统提交电子单据后,仅用8分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2小时的申报流程。"现在日均处理40车货物,比旧场地效率提升3倍。"该公司负责人杨茂强表示,其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额已达去年全年的2.3倍。这种变化源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的集约化监管场所,通过整合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功能,使车辆周转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
南伞海关关长周卫国介绍,创新实施的"四维联动"监管模式成效显著:智能关锁实时追踪货物轨迹,8公里电子围网实现跨境运输全程可视化,7×24小时运作的智能卡口使通关车辆平均滞留时间从3小时降至25分钟。特别在矿产品监管区,X光机与放射性检测设备的组合应用,使单批货物查验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70%。
随着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推进,该口岸已吸引37家外贸企业入驻,较2023年增长45%。正在施工的新联检楼将实现"三进三出"六车道通关能力,配套建设的冷链查验平台预计年内投用,届时水果等生鲜产品通关时效可再提升40%。镇康县商务局数据显示,口岸经济对全县GDP贡献率从2020年的18%升至目前的34%,带动边民就业超1.2万人。
站在南伞观景塔俯瞰,两国交界处的物流园区灯火通明。这座曾因"一洞通两国"闻名的古老口岸,正依托智慧化建设焕发新生机。海关总署最新评估显示,其"多贸合一"改革经验将在全国12个边境口岸推广。

镇康桀睿进出口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专业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结算、进出口单证办理、进出口物流配送、货物仓储、中缅专线物流等,全力打造成为“外贸门到门一条龙”的外贸综合服务体。
电话:4000-888-707
传真:0692-4116315
邮箱:yunnanjierui@163.com
网址:www.jieruifwdr.com
杨经理 手机:19526696809 QQ:2316541978